深圳罗湖区举办中小学第四届大创客节活动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1-11-22

倡导智慧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实践成果分享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赵兴)11月21日,由罗湖区教育局、罗湖区科技创新局、罗湖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共青团罗湖区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罗湖区中小学第四届大创客节”开幕式活动在翠园实验学校举行。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张惠敏、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陈志远、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罗湖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郭桂林、共青团罗湖区委员会书记马越、翠园实验学校校长李远岱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活动除开幕式主会场,还在红桂中学、教科院附属学校、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南湖小学、东晓小学和洪湖小学等6所学校设置了分会场。本届活动线上线下参与总人数达到50000多人次,师生反响热烈。


开幕式.jpg

 

开幕式上,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总结了罗湖区近几年在创科教育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建设“智慧教育创新区”,加快构建“科技教育生态圈”等新举措。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张惠敏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深圳市在建设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和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情况,肯定了罗湖取得的成果。

 

本届活动认真贯彻“双减政策”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智慧、融合、创新、成长”为主题,设置了学生创新能力体验赛(15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4项)、学生电子作品赛(4项)、古典智力道具赛(4项)、四模(4项)、无人机(4项)、人工智能(8项)、创意制作(5项)、VR方程式赛车、项目式学习挑战赛等12个类别共50个赛项。通过本届活动,进一步倡导智慧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实践成果分享,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选拔创新型人才,展示罗湖科普教育、科技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新成果。


图片1.jpg

 

主会场上,分开幕式、现场比赛(17项)、学校智慧创新成果展(50个)、科技体验及企业展(28项)。随着殷刚局长宣布开幕,出席开幕仪式的领导启动开幕装置,画卷徐徐展开,罗湖区中小学第四届大创客节正式启动!无数只彩色气球腾空而起,6只近20米长的“七彩凤凰风筝”在天空飞舞,像梦想插上翅膀,在湛蓝的天空翱翔,现场所有师生为创意风筝表演欢呼雀跃,共同祝愿罗湖科技创新教育更上一层楼!表演现场创意风筝的“矢量电机座”技术将中国传统风筝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实现风筝飞行的升、降、转向,炫酷的大三角翼“纸飞机”、苏30战机等航空模型表演,也让大家科普了舵面无线控制飞行的知识。启动仪式结束后各项比赛和体验活动正式开始。

 

在火星智造比赛区域,同学们两两一组,从赛前积木搭建、编程输入、战略制定,到赛场上互相打气、一致对外,团队精神和拼搏的比赛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感知;而无人机竞速和无人机绕桩赛,则是考验学生对无人机的操控能力,学生通过遥控器操控无人机按照既定的路径,躲避障碍,需要应用平时所积累的无人机知识及操控技巧,追求速度的极致去完成各项任务,最终使无人机返回安全降落完成比赛;在机关王比赛区域,裁判正认真聆听选手讲解作品的关卡设计理念、使用了哪些绿色动能、具有什么特色。今年,水中机器人比赛成为学生的最爱项目,该赛事是模拟海底探测、水下机器人协同作业,十分考验选手的思维性、空间性和实操性。不少学生正围着赛场,看着选手们如何进行调试编程、如何操控机器人在水中作业,表示十分感兴趣。部分学生还说:这个项目太好玩,明年我一定参加!水中机器人是全国NOC赛事的一项比赛,罗湖区紧跟国赛、市赛规则变化,及时调整区级赛项,今年所有比赛均对接市级以上赛项,让学生成绩获得更好的展示。


图片2.jpg

 

在学校智慧创新成果展区,学生作品创意无限,不同学校科技老师和学生的展示互动,将“智慧、融合、创新、成长”的主题得到完美的诠释。


图片3.jpg


图片4.jpg

 

在科技体验和企业展区,设置了旋转飞机制作、穿越火线、眼疾手快、离子球、无人机飞行、3D打印笔绘画等项目,参加体验的学生都自觉遵守活动的安排,有序的排着队伍等候自己的体验时刻。


图片5.jpg

 

近年来,罗湖积极构建“科技教育”生态体系,分别建立了学生创客指导中心,开展14个类别的创客课程实施服务,培训师生一万多人次;建立了12个区级学校创客实践基地,在全区已有26个市级优秀学生社团和23间市优秀创客实践室的基础上,再建成10间人工智能实践室,罗湖还积极推进项目式学习和STEAM教育活动,先后举办4期项目式学习课程达标培训,举办两期PBL教师赛事,正在举办首届学生PBL赛事。近几年,我区参加各级科技创新教育比赛都取得不俗的成绩,其中翠园中学连续两年4个作品入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广东省10强和全国60强,其中两个获创新潜力奖(金奖),两个获银奖,罗湖“区域推进‘大创客’行动”2019年被评为深圳市十大科技创新教育示范项目,未来还将启动“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项目,探索成立“少年科创院”,推动罗湖科技创新教育再上新台阶。


大合影.jpg

 

在科学普及上,罗湖区科协坚持以学校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各项科普工作。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罗湖区科协依然开展了多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4月,组团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科普专馆展示罗湖区特色科普资源;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进行《历史大变局下的科技创新之路——量子行动在深圳》讲座,俞院士还为现场孵化的青少年量子科技科创社团授旗,属全市首创。7月至8月,举办了结合大创客节举办多场线上赛前辅导,并开展了夏令营活动;9月至10月,举办了“小种子“稻”出大战略”野生稻科普展系列活动——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深圳(罗湖)科普月活动,是国内首次开展的野生稻种质资源科普展览活动,并在辖区东昌小学、红岭小学、罗湖港人子弟学校、雅乐幼儿园等多所学校进行校园巡展。此外,罗湖区科协还支持辖区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建设,逐步在辖区形成影响力。

 

按照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罗湖区科协将认真抓好四大重点人群科学普及工作,实施五大重点工程,特别是加大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支持力度,举办更多有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科普活动,继续加强科普基地建设,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科普学分制,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