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设计讲究完整、统一、和谐,这是广彩最大的特点。在一场“对话生活,广彩新语——广彩精品展”中,其展示的作品便具有这一特色。
据介绍,大约在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广州的彩瓷已显现出广彩的风格,并得到社会上的承认。开始在一些著作中出现,把它作为“广窑仿洋瓷烧者,甚绚彩华丽”的基本特征记载下来,这一时期主要使用了广州所制的西洋红、鹤春色、茄色、粉绿等,有了这几种彩料,就使得广彩瓷像换了新装一样,显得多姿多彩。在画面方面,除参考传统绘画瓷外,多仿照西洋画法,或来样加工,时间长了就行成了广彩特有的风格。
到了清代后期的道光至光绪时期,广彩已达到繁盛阶段。它既吸收了传统的工艺,亦吸收了欧美的艺术精华,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特点是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热烈清新、构图丰满、繁而不乱,犹如万缕金丝白玉的“织金彩瓷”。这时的颜料已从初期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使彩绘更加丰富艳丽。在装饰花式设计方面,已改初期的“岁无定样”,而成为批量生产,使零碎、分散、单独的纹样联合起来,成为连续图案,或完整的构图。如“织金人物羽毛”、“散花花雀”等构图,这时更发展,并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程式,可以运用到所有的产品构图上去,同时纳入一个固定的程式,易批量或整套生产,在生产上也出现了分工,各司其责。当时的代表作品有清道光年制款的豆青地广彩花鸟蝴蝶纹盘,盘内画满了各式各种形态的花、鸟、蝴蝶等,画工精细,色彩鲜艳,有明显的广东特色,名为“满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