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天然富硒联合体点燃“第一把火”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刘如春 林琪)3月19日上午,粤首个天然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江门新会举行。广东省地质调查院作为广东天然富硒联合体主席团主席单位,组织召开了本次揭牌仪式。在富硒土地资源开发方面成效显著的江门市新会区大营盘富硒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捷足先登,有幸首获此块“奖牌”。这是广东科协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继去年12月成立后点燃的“第一把火”,标志着广东在丰饶的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研究与开发方面,促进“提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资料显示,时尚元素——硒,近几年来,愈来愈炫亮人们的眼球。硒,在矿物元素家族中,属于微量元素。其具有强抗氧化、抗衰老、抑制癌症和心血管的发病,以及有效提高免疫力、对重金属解毒等十大功效,有着“生命的火种”、“抗癌之王”和“抗氧化之王”的美誉。仅以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方面,其功效就是维生素E的50-500倍。
尽管历史上我国72%的地区缺硒,然而近十余年来,随着“农业地质调查”陆续在全国各省市区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先后喜报频传:地质工作者接连发现大片的优质富硒土壤,有效缓解了我国大部份地区严重缺硒的“囧境”。大面积富硒土壤的发现,将为我国发展高效农业经济,生产珍贵富硒农产品,提高国民的饮食健康水平,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一些富硒地区生产的“富硒米”、“富硒茶叶”、“富硒矿泉水”和“富硒中药材”等,已络绎不绝走进人们的生活造福百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广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地质工作者经过持续开展的“农业地质调查”,已完成了国土面积的54%,先后在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雷州半岛,以及梅州地区、茂名阳江带,发现了累计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的优良富硒土壤资源(其中,珠三角稻谷的富硒含量,还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地区)。发现面积之广之大,位居各省市区“第一方阵。”广东,也因此而成为优质富硒土资源大省,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与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福建与周边省份相比,广东丰饶的富硒土地资源研究与开发明显落后。
在广东省科协的大力支持和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省地质学会的牵头策划下,广东省科协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于去年12月终于应运而生,为促进广东富硒土地资源研究与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获得首块“奖牌”的就是加速广东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研究与开发的佼佼者。据江门市新会区大营盘富硒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伟领说,他原本经营着一处二三百亩的农家乐,去年6月,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组进行兴农科普宣传时,他初步认识到富硒农业将是未来高端食品的发展方向。深入了解后,新会区大营盘富硒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计划总投资规模达1亿元,分6年三期完成,第一期注资2000万元。另外,在新会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黄伟领还成立了新会第一家富硒产业专业合作社“江门市新会区崖硒富硒产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成员3000多亩稻田、水果基地、水产及畜牧场等已加入到富硒产业中来,不单有富硒茶、富硒大米,接下来还会重点发展新会柑、火龙果、鸡、鱼、鸡蛋等富硒相关产品规模化种植、养殖及销售等。该公司及合作社天然富硒农牧产品产业化架构已基本建成。
业内人士称,广东天然富硒联合体为新会区首个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揭牌,对于全省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具有良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据该联合体主席团主席、广东省地质调查院许汉森院长介绍,为更好地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用”多方合作,深度挖掘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积极推动天然富硒产业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广东省科协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特研究制定“三年工作计划(2021-2023年)”,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打造“广东富硒”品牌,树立富硒科技有力支撑乡村经济发展格局的鲜明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