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然大怪物?科学家发现世界最长的“动物” 全长可能超过100米
2020-05-13

世界上身体最长的动物是什么?你可能会想到体长三十多米的海洋巨无霸——蓝鲸,但最近科学家在澳大利亚新发现的Apolemia 属的管水母外环就长达到惊人的45米,研究人员则透露其全长超过100米,其也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动物。

 

但是,管水母是由许多有独立动物生命特征的个体组成的群居动物,因此它也让科学家开始怀疑,之前对生命个体的定义是否需要修改。

 

热爱“抱团”的群居生物


图一:长达45米的管水母。.JPG


最近,来自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域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而它也被这些科学家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动物。当时,“Falkor”号研究船的船员正通过遥控无人潜水器在深海峡谷深处进行勘测和探索,在该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这一生物。

 

这只属于Apolemia 属的管水母非常复杂,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其实并不是一个生命体。相反,它是一种群居生物,由髓状和多形体的游动孢子(zooid)连接组合在一起,聚集成的一个有功能的新生命个体。

 

这次发现的管水母超过100米,其长度比最大的海洋动物——蓝鲸还要长,后者最长约30多米。他们发现这种管水母是一种半透明的,线条状的生物,其生存状态有点类似于珊瑚,其由许多更小的生物个体组成,这些组成的个体也被称作“zooid(游动孢子)”。这种游动孢子是形成管水母这个复杂生物体的小成员,不过游动孢子的本质也是多细胞生物。

 

所有的游动孢子都起源于一个最初的受精卵,后续会通过约1000次的克隆产生更多的游动孢子,最终形成更复杂的管水母。因此,这些游动孢子的基因是完全一样的。单独来看,这些游动孢子和其他动物一样具备自我生存结构,不过它们并没有选择独立生存,而是与其他游动孢子紧密连接,成为了群居动物。

 

个体的定义

 

这种生物除了长度上非常长,也让生物学家看到了个体定义的复杂性。因为管水母的每一个游动孢子都来自最初的受精卵,它们本身就已经是多细胞生命体,并且特性和科学界定义的其他动物一样。那么我们该称游动孢子是一个生命体,还是整个管水母为一个生命体呢?

 

人类在漫长的演化史中,演化出了肠胃来消化食物,肺部来进行呼吸,肾脏进行泌尿和过滤废物。但是,这些都是单细胞的行为,我们通过精妙的方式让细胞组装成了我们所需要的器官来工作,而管水母不一样,它从头至尾就依靠一个受精卵不断克隆而来,最终不同的克隆体有了不同的功能。“因此,是管水母自己将自己变成了器官。”这次研究团队的一员布朗大学的Stefan Siebert表示,这就好比说,你的肝脏宣布独立称:“我”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只是“我”哪里都去不了。

 

简单来说,它由数百万个无性繁殖的个体(zooids)互相连接组成的,每个个体都负责不同的工作。这些个体各司其职,比方说,有一些个体是红色的,它们当作诱饵来负责捕猎食物,有一些则有刺人的触手,它们的工作互不打扰,有专门用来捕食的个体,就有专门负责消化的个体,还有其他的个体,掌管感知、运动、繁殖等等,它们无法单独存活,所以以这样的方式走到一起,就像是一个大生命体中的器官一样,这些个体由一条主干连接在一起,营养物质和神经信号可以在此间传递。

 

而这样的生物,寿命很可能超出人类想象,这只近日被发现的巨型管水母,科学家推测说,它已经活了几十甚至上百年,单单是在冰冷的海水里长到这么大,就需要很长时间了。成长不仅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很多食物,和鲸鱼一样,管水母也是食肉动物,海底的浮游生物、鱼类、甚至是其他的水母,都能成为它的猎物。

 

不过,虽然普通大众对管水母很陌生,但并不代表它不常见,在深海中,很可能还有数百万、甚至是数十亿这样的生物,它们与人类互不打扰,但随着科学探索的近一步前进,或许我们会领略到更多它们的模样。

 

 

链接:


管水母到底是不是水母?



管水母到底是什么种类,让我们从分类学开始认识它们。

 

水母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在分类学上它们是这样的:动物界-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

 

在分类学上,管水母是这样的:动物界-刺胞动物门-水螅虫纲-管水母目。

 

是的,从分类学上,我们所熟悉的大部分水母都属于钵水母纲:有的伞呈圆盘形,如海月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霞水母。已知的水母约有200种。

 

管水母则是水螅虫纲的,不属于我们所熟悉的钵水母纲。但是水母一词广义也指具水母型(钟形或碟形)的刺胞动物,如水螅水母、管水母(包括僧帽水母)和不属钵水母纲的栉水母和海樽。

 

文/节选自《环球科学》,微博@英国那些事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