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全媒体记者 郭静 通讯员 谢凤姣
喉返神经是人体喉部的主要运动神经,控制着声带运动和喉粘膜感觉。喉返神经因其在经过喉部时并非直接进入喉部来控制声带,而是从迷走神经发出后,任性地跑到主动脉弓或锁骨下动脉下方遛一圈,然后沿气管食管沟上行返回到喉部而得名。然而也有极少数人,他们的喉返神经“不守规矩”,出现了喉返神经变异,有着与一般人不一样的“喉返神经”。如果不是一场甲状腺手术,今年49岁的邝女士一直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是那极少数的“另类”中的一员。
患者喉部不适、声音嘶哑前往医院求诊
2周前,邝女士自觉喉部不适、声音嘶哑,自认为是感冒了,便到当地医院就诊,行颈部彩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右叶近峡部处实性占位(内多发钙化),未排除癌,建议进一步检查。为进一步诊治,邝女士于2020年5月4日慕名前往南医三院普通外科就诊,门诊拟“甲状腺结节”收住院。
入院后,医生进一步为邝女士安排了颈部彩超检查。检查提示,甲状腺右侧叶实性结节伴钙化灶,左侧叶囊实性结节,双侧叶多发囊性结节伴胶质结晶。南医三院普通外科主任刘立新高度重视,组织科室医护人员查房,并指示患者为甲状腺多发结节,其中右叶近峡部结节考虑甲状腺癌可能性大,有手术指征,可择期手术。患者及家属均强烈要求手术,医生尽快为邝女士完善了相关术前准备。
手术时找不到患者喉返神经
5月6日,刘立新亲自主刀,肖刚副主任医师、殷良春主治医师、黄晓萍医师协助,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细心的医生们在探查正常解剖位置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邝女士右侧气管食管沟内竟然没有找到喉返神经。
经过进一步地逐层仔细分离、解剖与探查,医生们发现邝女士右侧喉返神经偏偏“不走寻常路”,“调皮”地打破了惯性,从迷走神经发出后竟然直接入喉。敏锐的医生们发现邝女士不光存在喉返神经走形变异(即非返性喉下神经),而且还存在分支变异(有多条食管支及气管支)。
刘立新带领团队医生们,保持高度警惕,仔细解剖、精准操作,最终凭着高超的专业技能及敏锐的专业嗅觉,巧妙地“深度避雷”,在彻底清扫肿瘤病灶的同时,完整地保留了神经及分支,术后患者未出现声音嘶哑、呛咳等不适,于术后第三天顺利出院。
喉不返神经的损伤几率高达75%
据刘立新介绍,正常情况下喉返神经是生长在气管食管旁的,而邝女士就比较特殊,她右侧的喉返神经“违反游戏规则”,取而代之的是喉不返神经。喉不返神经,又称非返性喉返神经或非返性喉下神经,是指喉返神经从迷走神经发出后直接入喉,而不经过气管食管沟。喉不返神经是喉返神经的一种罕见解剖学变异,其中以右侧发生率较高,发生率大概为0.3%-1.6%。尽管喉不返神经与喉返神经作用相同,但因为位置、形态的巨大差异,很可能导致术中因为清除肿瘤而发生神经损伤。
据文献报道,喉不返神经的损伤几率高达75%。而该神经一旦受损,可造成患者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并且这种损伤通常都不可逆。
温馨提示: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刘立新提醒,由于喉不返神经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而且通常术前的彩超、CT等检查均很难发现有明显畸形的状况,导致术前难以识别诊断。这就需要我们的手术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非常清楚颈部解剖结构,熟悉喉返神经的正常解剖,了解喉返神经变异的类型及变异情况,术中时刻保持对喉返神经的关注以及对喉不返神经的高度警惕,常规进行解剖暴露,仔细分离结扎血管,养成良好的手术习惯,避免损伤神经。
该病人我们采用的腔镜微创手术,通过胸乳的隐蔽切口建立隧道,在颈部皮下游离皮瓣建立操作空间,此次手术的顺利进行也预示着腔镜微创手术在处理和保护神经上并不逊于甚至更优于传统开放手术,且同时具有美观及恢复快等优势。符合适应症且有美观要求的病人,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