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暴晒暴雨 不妨来碗祛湿土茯苓汤
来源:健康养生周刊作者:记者 黄志群 通讯员 高三德2020-04-24

气温逐渐走高,暴雨天气也开始增加。中医认为,“湿”邪是许多皮肤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雨水增多,易感受湿邪,湿邪易侵犯皮肤,导致皮肤病,所以说雨季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如皮炎、湿疹、痘痘等。对于祛湿,老广可谓是驾轻就熟。广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中药师副主任王小英给大家介绍这味广东人经常用的祛湿药材——土茯苓。

  

土茯苓在《本草纲目》详细记载具有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在《本草再新》:祛湿热,利筋骨。

  

而《中国药典》:性平味甘淡,入肝、胃经,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之效;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王主任表示如何选择好的土茯苓,市面上的土茯苓以外表红褐色,内色微红,质坚实,断面筋少粉足者为佳。若是土茯苓片则以片薄、整齐、筋少粉足者为上。下面为大家介绍一道美味鲜甜的土茯苓汤。

  

土茯苓排骨薏仁鲫鱼汤

  

材料:

干土茯苓片10克(或鲜土茯苓250克)、排骨350克、薏仁30克、鲫鱼1条(约250克)、蜜枣2个、姜片2片。

  

做法:

  1. 把鲫鱼洗净煎至微金黄色。

  2. 土茯苓、薏仁洗干净,浸泡15分钟待用;如果是鲜土茯苓,洗净切片即可。

  3. 排骨洗净飞水。

  4. 锅内放水,水沸后把所有材料入锅,煮开后慢火煮2小时左右即可。

  

专家提醒

  1. 肝肾阴亏而无湿者忌用。

  2. 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土茯苓。

  3. 古书记载,服土茯苓期间忌饮茶,两者同服能致脱发,使用时应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