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是儿时记忆的寄托,更是漂泊游子触之生情之物,正所谓“桑梓之地,父母之邦”。桑树对于一个城市里的孩子来说也许是陌生的,但对于乡村的孩子却是非常熟悉不过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常常听到爸爸和我聊起他小时候采桑养蚕的的趣事。爸爸在农业局工作,对很多植物都非常了解。有一天,爸爸下班回来,坐在沙发上对我说:“爸爸小时候每天放学后做的一项农活就是采桑养蚕,后来读书经过老师的传授和自己查阅书籍,对桑葚又有了不一样的了解,宝贝,你想不想知道农民伯伯都是怎么种植桑树?种下去后又是怎么去管理的吗?”我蹦蹦跳跳坐上爸爸大腿,缠着爸爸讲。
“桑树喜欢在有阳光的地方生活。在适宜阳光下,可以吸收周围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净化周围环境。它的种植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种子、嫁接、压条等,而我们这里的农民伯伯基本选用水平埋条方式,一般在冬、春两季进行。种植前首先在土壤肥沃、通透性好、阳光充足的砂土挖沟并种植沟渠,种植沟要连接到周围的排水沟。这样做有利于在连绵下雨天及时排水。桑树一旦遭遇长时间水淹处于缺氧状态,会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积累过多而出现烂根,不利于生长。另外在桑树发芽开叶期和夏秋期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处于缺水状态,将会降低桑树的生长和桑叶质量。
同时农民伯伯根据预定的植物间距打样,进行深挖种植,将表层泥土和心脏土分开,然后把剪成2尺长的无病桑树枝条平摆2条或3条,为的是保证了发芽的数量,回土约1寸后淋水。
等到桑树幼苗长到三四公分的时候就要将生长势头不好的病苗、弱苗拔掉,间隔不均匀的可以进行补苗。施肥也是桑树在生长过程中不可少的,注意不能一次过多施肥,不然会造成“烧苗”现象。如果你想它能够快些‘吃到这些肥料’,那就得干点劳动活——松土和除杂草。”
“这个我知道,爸爸,我还跟着奶奶一起去田野的桑地拔草和松土呢”我高兴地回答。
“真棒,那宝贝想知道在科学角度看松土和拔杂草是怎么去理解的吗?”
“想,爸爸快说”
“从科学角度看,松土可以增加土壤里的氧气含量,提高它根部有氧呼吸速率,从而促进吸收土壤中的肥料。农民伯伯很多时候会将猪粪和鸡粪经过充分腐熟处理后做它的有机肥,这样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提高经济效应,同时将猪粪和鸡粪做肥料,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杂草会和桑树争抢阳光和肥料,把杂草除掉可以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哇,爸爸真厉害”,我似懂非懂用崇拜的眼神看着爸爸笑了起来。
爸爸会心一笑地看着我,“那宝贝知道奶奶把桑树种下去后除了松土和拔杂草,还要做什么工作吗?”
“喷农药,除害虫”
“是的,就像我们人会生病一样,桑树在生长过程中也会有病虫害,这时要及时找‘医生伯伯’对症下药,桑树常见的病害有青枯病、白粉病、赤锈病。”
“有些农民伯伯可能遇到这样的困惑,产量一年不如一年或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又是什么原因呢?”
“不知道呢,”我迷惑地看着爸爸。
“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没有剪枝。一般每年在冬季或者每年初春桑树开始发芽长出新梢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一次剪枝。就好像我们头发长了要理发,爱漂亮的小女孩发现自己头发发尾变黄或者开叉要修剪,是为了去除病枝、老枝、弱枝、密枝”。
“爸爸好厉害啊,现在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像爸爸一样厉害”。
“好的,宝贝将来可能比爸爸还厉害呢”。
“你们父女俩过来吃饭了”妈妈洪亮的声音响起,我拉着爸爸的手一起开心去吃饭。
每年四五月是桑葚成熟的季节,初夏的暖风吹拂,新生的桑叶翠绿欲滴,随微风轻轻地摆拽着,从枝叶腋下长着一颗颗三五成熟的桑葚,桑葚初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在夏风中微微颤动,很是诱人。
这情这景让我想起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的情景:“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让人忍不住马上摘下放进嘴里细细品尝,那真是回味无穷。”
每逢周末约上几个小伙伴去农田采摘桑葚,那甜中带酸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成了童年中喜爱的一种水果。
吃过午饭,爸爸继续和我坐在沙发上聊着桑树。
“桑树全身都是宝,就拿桑叶和桑葚来说吧。桑叶既可以采摘养蚕,成就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又可以药用,疏散风热,主风热感冒。有一次你热感冒,放少量桑叶煮水给你喝,后来你的热感冒得到缓解。
桑葚可以摘下来酿酒,桑葚酒有很多功效,适量喝可以让头发变的乌黑亮丽,缓解眼睛疲劳干涩,可以提高免疫力,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而且把它酿成果酒饮用比直接吃更好吸收,因为果实中的营养成分已经通过发酵酿造全部溶解在果酒中。爸爸还听一些老中医朋友提过桑葚子可以药用,入心、肝、肾经,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奶奶和你妈妈可喜欢喝桑葚酒”。
我听完爸爸的话,更加爱上桑。有一次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田野处采摘,看到那肥大诱人的桑葚,忍不住嘴馋吃了很多,以至于一整天都不吃饭。到了晚上睡觉时,突然肚子很痛,在床上打滚不停地哭,妈妈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夜都要背我去医院看病。医生问妈妈今天吃了什么食物,妈妈告诉医生我一整天都不吃饭,就吃了桑葚。医生找到了病症所在,说“桑葚虽好,富含葡萄糖、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但一次不能贪吃过量,尤其是小孩子,果子偏凉性,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还会影响对铁、钙、锌等吸收。在食用时也要注意搭配,尽量别和苦瓜、荸荠、百合一起吃,否则加重寒性。同时可以把桑葚放在阳光下晒干与桂元、枸杞子等泡饮,这样中和寒性。”听完医生伯伯的话,我记住了桑葚虽然有很多功效,但是要注意吃的量,不能贪心。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桑树,一段有着爸爸、妈妈与桑树之间的小故事,是我童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