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杨焕明,基因组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华大基因理事长、华大基因学院院长。
1952年10月出生于浙江乐清,197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1982年获得南京铁道医学院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法国、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到中国,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工作,回国后致力于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被《科学美国人》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2003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2006年当选为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成员;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获得人类基因组组织越科学成就奖;201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主要从事基因组学研究,和他的团队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单体型图计划”、“千人基因组计划” 等国际合作的基因组计划,以及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古人类基因组、肠道META基因组、癌症基因组等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今已在《自然》系列、《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近百篇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包括水稻、家蚕、家鸡、大熊猫、SARS病毒等多种代表性生物的基因组研究。
《基因组学》的编写是我多年的夙愿,基因组学是随着HGP的1% 计划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是一门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研究成果日新月异的学科。写书难,写一本教科书更难,写一门新兴而又在快速发展的学科教科书更难上加难。正是这样的挑战,使我更迫切、更有兴趣、更有信心编写这样一部教科书。
基因组学正处于科学发现的‘黄金时代’,很多未知的科学现象和未解的科学问题正等待着在这一领域奋斗的科研人员、教师和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解释。例如在生命科学将给世界带来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基因组编写和编辑技术、干细胞与iPS技术、动物克隆和生物资源数据库等方向,青年人可以大展拳脚,大有作为,建议他们广泛阅读、勤思考、勇于尝试和不断实践。
相关报道(点击标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