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科院院士唐本忠
来源:广东科技报 作者: 2021-07-15

唐本忠.jpg


人物简介


唐本忠,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1957年生于湖北省潜江市。1982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先后获日本京都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及光电诊疗方向的应用研究,其所提出的原创“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体系及其在光电功能材料和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入选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汤森路透联合发布的《2015年科学研究前沿》,并位于化学与材料学研究热点的第二位。2016年《Nature》一篇新闻深度分析文章将AIE点(纳米粒子)列为支撑和驱动未来纳米光革命的四大材料体系之一(是唯一由中国人提出并引领的材料体系),也是最有希望应用于高品质生物成像与动态监测的材料体系,并作为美国CNBC电视台 “Year of Cancer”的主题实况专访向全球直播介绍AIE荧光探针在识别癌症细胞等领域的应用。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第27届夸瑞兹密国际科学奖(2014)、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等。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


唐本忠2.png


我觉得如果一件事非做不可,勉强自己去做的话很难把事情做好,那还不如让自己爱上这件事,全身心投入其中去做。我在日本深受扎实的匠人精神的影响,到了加拿大又受到了科研必备的批判思维的启迪。香港科大给予科研工作很高的平台和自由的空间,而能回到华工又让我得到了政策上的强力支持,给科研带来巨大推动。我自己就是东西方两种科研风格融合的受益者。


科研工作者要有浓厚的好奇心和强烈的事业心,有热情就会投入。我非常反对“悬梁刺股”的做法,苦行僧般的探索,很难有大的成就。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很相似,很多好想法都来自稍纵即逝的灵感。科学也非常需要想象力,比如液晶显示,科学知识早已存在,产品却在很久以后才研发出来。要把科学变成技术和变成产品,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相关报道(点击标题阅读)


人民网《“聚集诱导发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唐本忠:“上帝不会随便打电话”》


广州日报《“点亮”癌细胞 精准切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