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9月9日上午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他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师要做学生全方位的引路人
八一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由老一辈革命家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的荣臻子弟学校发展而来,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母校,他小学和初中都在这里学习。9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校图书馆楼,参观校史展、学校帮扶河北阜平学校成果展、国防教育展,了解学校发展变化、教学改革、结对帮扶等情况,还逛了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把科学爱好和科学实践从中学到大学连贯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完母校后,说了“怀念那一段难忘的岁月”,去到学校天工苑通用技术中心,走进科普实验室后,肯定了通过科普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做法,勉励同学们把科学爱好和科学实践从中学到大学连贯起来,不断取得更多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说了“教师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中小学生要立志成才”等话语,并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成长一批优秀足球运动员”。
校长语录
那么,广州市的校长们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记者采访了三名知名校长。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副校长江秋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人的长处,鼓舞每个人的信念,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帮助每个人获得成功。作为学校,我们正朝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的方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所以我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创建了面向不同阶段学生的校本特色课程。在初中,省实附中设计了面向每个学生的艺术教育、体育健康、科技教育、生活教育、心理教育和生态教育等6个方面的校本教育,统称“生命化六育”,以实现艺术陶冶人、体育健康人、科技发展人、生活培育人、心育愉悦人、生态影响人的目的。在高中则设置了格源课程,着眼于培养‘具有人文心的科技人’。”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梅江小学校长陈淑勤说道:“在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创造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高的科学素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在办学理念的转变、科技教育制度的完善、科技教育的实施管理以及科技教育成果的显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形成了‘以科技为特色,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我校科技小组开展的活动主要关于学生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以及加深学习与创新科技有关的知识。学校明确科技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科技课,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振兴第一小学副校长黄俊彬告诉记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直以来,我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紧密围绕‘军中雏鹰展翅科技天地’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科技教育主题,结合‘小军人’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激发科技创新热情,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展现自我才华,张扬个性特长,力求在创新体验中健康成长。通过开展和参与‘广东省少儿发明大赛、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壳牌美境行动、科学小星星’等科学科技竞赛,全体师生的科学素质有了大大的提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已在校园里蔚然成风,‘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成为学生们的共识,‘事事多思考,处处有创新’在学生心灵上烙下了深刻的烙印,‘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造世界”一直是我们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