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展出来自中、日、俄、德、法、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挪威九国著名版画家的艺术精品,共有一级文物8件(套)共15件,二、三级文物51件(套),风格迥异,题材丰富,包罗万象,可见鲁迅在版画领域涉猎之广泛,亦可见展品水平之高。该批展品从未在国内系统地展出过,从内容设计、展品选取到陈列形式,均呼应鲁迅先生推崇的原创精神。展品包括湘西美术、文学“鬼才”,沈从文表侄黄永玉大师1956年创作的木刻版画《鲁迅和木刻青年》。黄氏的木刻和绘画技艺都是自学成才,虽未与鲁迅先生直接接触,但熟读《鲁迅全集》,篇篇不落,因此鲁迅对其文学及美术创作的影响很大,二人在版画创作理念上实为“神交”。
鲁迅认为,木刻版画富有力量之美,传播性强,通俗易懂,正是适合当时中国社会的艺术形式。他兼收各国版画之长,吸收传统汉唐艺术的刚健之风和雄大气魄,竭力将堕入避世颓朽的传统美术引回正途上来。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鲁迅发起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精神培养有志青年。从创作技法到人生道路,从艺术造诣到人格修养,鲁迅都给予青年艺术家尽心的指引。他组织“木刻讲习会”,为青年版画创作者提供学习平台,为他们的作品作序、编印画集,推荐画作发表等。鲁迅先生的悉心指导成就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杰出的艺术大师,也探索出一条传统版画的复兴之路,这对20世纪以来中国木刻版画的发展意义非常深远。
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们可以欣赏到曾受教于鲁迅先生的刘岘、江丰、胡一川、夏朋、力群、曹白、汪刃锋,以及陈烟桥、何白涛等广东籍名家的版画作品。面对当时的进步青年,毕生“战斗”鲁迅展现出刚劲力量背后柔如白雪的温情,展现“慈父”的一面。对这些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的青年而言,“鲁迅”这一名字早已超过文学家、思想家和收藏家的范畴。木刻青年刻刀下的鲁迅形象,无不渗透着他们对先生的深厚感情,更闪烁着鲁迅精神的时代影响。
此外,现场还开展以文字形式或涂鸦绘画影像等方式展出你心目中鲁迅形象的征集活动,更是有鲁迅画像的刷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