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0年9月创办的惠州东江小学,在17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走“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办学之路,全力打造优质品牌民办学校。学校先后荣获 “广东省先进民间组织”“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东省少年儿童科学教育实验学校”“惠州市一级学校”“惠州市首家AAAAA级学校”等多项荣誉,用骄人的办学成绩,谱写出惠州教育的新篇章,成为惠州教育的璀璨明珠。
学校注重抓好软件、硬件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坚持以科技特色强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普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教育硕果累累,成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乐园,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质量立校:
“以生为本”,健全教学平台与措施
惠州东江小学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积极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普及科学知识,形成科技教育特色,该校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人人都具有教学潜能,人人都能学好”。
学校的教学工作,围绕每个学生而开展。采用“注重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教学方针。在教学内容上,增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尖子学生所需要的内容,如设置思考题、布置思考作业。在时间安排上,预留较多的空闲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学、预习,达到自主探究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把启发式、学导式、研讨式、演讲式等贯穿其中,把课上活。在教学环境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和各种竞赛活动,如科技创新类、书法、绘画、写作、英语、口算速算等活动,提供平台,展示学生特长。
学校还成立了校长、分管领导、科技辅导员、科学教师组成的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全校科学教育整体方案,全体教职工自觉支持科技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制定《惠州东江小学师生奖励制度》,对取得科技教育及创新成果的师生实行奖励。从2008年起,学校不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购进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器材,先后新设科学教室及科技体验室。各功能场室、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育教学平台,自2016年起逐年更新设备,配置教学用触摸一体机。专设了图书室、科技种植园、科普漂流书屋等。实现了“活动地点标准化,活动材料丰富化,声像服务全面化”。
此外,学校还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组建科技辅导教师团队。学校每年都有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在省、市、区级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特色强校:
“五一”“四进”促科学教育常态化开展
为健全科学教育构架,筑牢科技创新特色基础,惠州东江小学加大力度改善科技教育硬件设备,为孩子们提供实践平台。同时,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知识链,不断强化“五个一”:
一是校内外联动推动科普工作,积极探索校外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参观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场馆,邀请科学家或课外科技辅导员到校为师生作科普讲座,积极开展由当地市、区科协组织的“双进”科普活动。让孩子们实时了解当下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二是办好每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5届,每年不同的主题,集中开展各类科技类竞赛和普及活动,让全校师生“各显身手”,科技活动的普及率提升至100%。三是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科普专题队会,每个班拥有各自的科技特色,在队会课上以表演、交流、竞赛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科学的理解与热爱。四是加大科普宣传,创设浓郁的科普氛围,组织开展科普板报、科学绘画、制作等活动。五是在读书月组织学生广泛开展阅读科普图书活动,同时,在各门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结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或内容的科普教育,形成常规课堂教学。
为了将科学教育带入日常教育教学常规中,东江小学还努力做到“四个进”:
第一“进活动”。 学校成立科技活动小组,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学习科学知识,积极带动师生全员参与校园科技艺术节、科普图书交流会等活动。第二“进课堂”。除了每周一节的科学课外,还在各学科的集体备课中进行研讨——如何将科普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日常教学中,让孩子们与科学分秒相伴。第三“进实践”。学校增设科技体验室,搭建科普宣传阵地,开辟创新科技种植园,设立小小科学家实践基地等科技实践平台,让师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第四“进头脑”。培养师生科技创新意识,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科普教育业务水平,走在“前线”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以更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将科学知识传递到孩子们的脑海中,避免“左耳进右耳出”的漂浮现象。
此外,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师生参加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孩子们的作品送出校园,让孩子们参与到比赛中去,体验自我肯定的过程。同时,通过参观其他学校的比赛作品,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学习其他参赛者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
文化兴校:
“快乐识字”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让儿童尽快识字,尽早阅读和写作,体验语言中的科学,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潜能,全面提高儿童素质。该校从建校起,就一直在小学一、二年级中进行“两年完成五年识字量”的识字教学与实践,打造小学低年级快速识字、快乐识字的识字特色。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全校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共同研究、共同探索、相互交流、相互配合下,总结出符合校情、学情的行之有效的识字基本方法。如:“阅读中识字”“活动、游戏中识字”“生活中识字”“拼音、查字典中识字”等等。学生在浓厚的识字环境中,在快乐的活动中,识字量不断增加。
在学校领导的精心设计下,有关教师共同配合,编写出“快乐识字”校本教材(试用版上下册),这本识字教材,是语文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语文老师幼小衔接识字教学经验的总结,更是低年级学生识字学习的基本教材。
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融入 “快乐识字”,学校每学期都定期印发相关的识字、认字卡片给学生,要求家长、老师配合学生每天完成一定量的识字任务,学校老师每天都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并督促指导学生更好地识字、认字。与此同时,学校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学生的识字、认字情况,每学年都举行 “快乐识字”的现场验收活动,由此评选出“识字大王”“识字之星”等。现在,东江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普遍都能阅读较浅的课外书籍和小学语文报,并坚持每天写日记,这是良好的开端,更是难能可贵的良好学习习惯。该做法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赞赏,低年级学生识字多了,大大提高了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链接
科技教育硕果累累
坐落于惠州市区西枝江畔的惠州东江小学,是一所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全日制民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5100平方米,校内设有200米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游乐区、游泳池等开阔的活动场所;教学大楼呈独特的蜂窝状,配备了设施完善的电教室、舞蹈室、美术室、电脑室、科技体验室等功能场室;一路走来,已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精通、求实创新、团结合作的优秀师资队伍,是一所孕育英才,培养栋梁的知识圣地!
办校十七年来,东江小学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实在做,长期做,总结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几年来,申请实用新型类专利5项,全体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荣获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奖项共达400多人次。2011年11月,学校的“非凡动力船”科技创新方案被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定为趣味科学对抗赛的剧本,学校代表队在拍摄该集节目中荣获第一名。2013年3月,学校有6名学生分别参加“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挑战大现场“我是超级海龟迷”在中国·惠东海龟湾开拍,荣获第二名。同月参加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挑战大现场“争做客家美食王”在惠阳淡水围龙屋开拍荣获第一名,并在2013年5月4日和6日中央电视少儿频道播出。
青少年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的特色项目仍需继续探索创新。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拓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新路子,为科学教育迈入新台阶出一份力。不断探索创新,加强建设,把学校办成全市乃至省内知名的品牌学校。
配图/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