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行动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减重除了现代人群耳熟能详的“管住嘴、迈开腿”原则,中医里不少疗法更是凝聚了“老祖宗的智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康梦如主治医师介绍,我国古代各大医家对减肥的认识完整多样,并且保持了系统有效的经典疗法如针刺、埋线、艾灸等,其中以埋线效果较为显著,是体重管理科学、有效的辅助方式。
累也会长肉?肥胖分“虚实”
明明天天加班,生活饮食不规律,经常饿得两脚无力、头晕目眩,为什么体重还是在增加?这是不少“打工人”的疑惑。康梦如科普,肥胖的形成因素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激素水平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现代人群影响非常大。高热量饮食、低质量的睡眠、烟酒嗜好、长期久坐、压抑的情绪等等,都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言:“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丹溪心法》言:“肥白人多痰”“肥人多是痰饮”“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中医学认为肥胖的形成与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厚味、内伤七情、好逸恶劳等引起水、湿、痰饮停滞有关,引起肺、脾、肾、肝的功能失调所致。在证型上,肥胖分虚实,虚证分清脾虚湿阻、脾肾阳虚;实证分清痰浊内盛、胃肠腑热、肝郁气滞。
中医“打辅助”,三招破困境
针刺、埋线和艾灸是中医辅助体重管理的“三大法宝”。康梦如介绍,针灸可以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通过整体调节患者的新陈代谢、调节肠胃功能、改善机体的相关症状来达到减肥的作用。针灸后可以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脂肪分解;也可使人产生饱腹感,延长胃排空时间,同时增强胃肠蠕动,加强排泄;还可以改善失眠、月经不调、经期浮肿等相关症状。
医生为患者操作埋线减肥
埋线是一种受到广大群众青睐的穴位刺激疗法,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医生用专用的埋线针,根据患者的体质以辨证选穴,将可吸收的外科缝线埋入穴位中,从而达到更持久的穴位刺激,巩固临床的疗效。埋线的刺激时效能达到7—10天之久,一个月约进行3—4次的治疗,对于很多有减重需求的上班族来说非常适宜。埋线治疗对于正气充足的患者疗效较佳;对于正气较弱的患者,起效较慢,临床中还需配合中药或其他方法调理。
临床除了普通的针刺和埋线治疗外,艾灸也是常用的方法。对于脾虚湿阻、脾肾阳虚的肥胖患者,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脾俞、胃俞、带脉、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等。艾灸可以健脾益气,温补脾肾、渗利水湿,因此,临床也会结合行温针灸或隔姜督脉灸疗法。
在临床中,针灸、埋线与艾灸各有特色。针灸和艾灸均以 10 次为一个疗程,每 2 至 3 天进行一次治疗,一个疗程约在 1 个月内完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二者都可连续治疗 2 至 3 个疗程。埋线因刺激时效长,减少就诊次数,深受青睐。
饮食、运动仍然重要,坚持是关键
中医治疗后,饮食、运动需要注意什么呢?康梦如表示,无论采取何种减肥方法,治疗也只能起辅助作用。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全面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运动有助于增加新陈代谢,但是,单靠运动是不够的,控制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饮食方面,平时应尽量多吃粗纤维、低热量、少油炸、少糖分的食物,适当吃些鱼、禽、蛋、瘦肉,优先选择鱼和禽类,需要尽量控制每次进食的总热量。根据临床经验,一般人只需三个月就可以建立起正确的饮食、运动和作息习惯,而长期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健康饮食是健康身体的根本,良好的生活方式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