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辛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新材料“粉末”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9月18日,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联合承办的第128期珠江科学大讲堂走进广州科学城中学。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刘辛带来《凝聚粉末的力量》科普主题演讲。
如何将“一盘散沙”凝聚起来,形成一种造福人类的“力量”?刘辛介绍,从本质上来说,沙子是粉末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科学上,对于粉末的定义是:尺寸小于1毫米的离散颗粒的集合体。在日常生活中,粉末无处不在,例如面粉、奶粉等。而在工业领域,金属粉末可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在工业应用上,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制备金属粉末。刘辛介绍说,通过化学的方法,利用还原剂将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类还原。这一方法也是目前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方法。刘辛说,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将作为原料的金属粉末,经过成形和烧结,可以制造出金属零部件。在粉末冶金流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叫作“烧结颈”,通过在微观尺度上实现粉末颗粒之间的相互紧密连接,将粉末凝聚成坚固可用的材料。这种方式大大节约了原材料,也大幅缩短了生产流程,同时还能制造出一些结构特别复杂的零部件。
刘辛说,粉末冶金技术最大的应用市场其实是在汽车领域,超过半数的汽车零部件都是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出来的。
近十年来,3D打印技术非常热门,并被认为是推动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刘辛说,3D打印技术的原理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逐层堆积的方式,将二维材料“堆”出三维的材料。而将这一技术与粉末冶金技术相结合,形成金属粉末3D打印技术,可以在工业领域大显身手。
刘辛还介绍说,其所在单位和医院合作,以钽合金粉为原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人体的髋关节,并完成了国内首例的置换手术。钽合金比钛合金对人体的生物相容性更好,被认为是最亲和人体的金属。
除了3D打印技术外,还有一项被称为“粉末注射成形”的技术,也特别适合制作一些复杂的零部件。刘辛特别提到,华为刚刚推出了三折叠手机,这部折叠手机的转轴,其实就是用了粉末注射成形技术来实现的。这一技术比3D打印技术的效率更高,产量更大,而且成本更低。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