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0日-12日,“2024深海冷泉生态系统与生命过程”高端学术沙龙在广州举办。此次高端学术沙龙是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重大科技任务局、广州分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及其老科协承办,同时得到中国老科协的支持。参加高端学术沙龙活动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和涉海研究单位,以及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高校系统和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等,共计50多家单位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和研究生230余人参加。
活动现场
中国老科协副会长、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理事长孙建国,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副局长龚立武,广东省老科协会长、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党组书记、广东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郭俊,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李超伦,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海洋局局长屈家树,广东省人大常委、环资委副主任李志琴等领导嘉宾出席沙龙活动。
苏纪兰、张偲、包振民等院士和该领域知名专家莅临指导,张偲院士作主旨报告-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他指出,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是研究冷泉环境本底、揭示生态规律并预测未来趋势的重要工具,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将聚焦深海极端环境微生物化能合成作用,掌握深海底甲烷“源-汇”规律,以期解决冷泉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发育动力机制,极端生命演化等前沿科学问题,助力掌握深海烃类能源开采前、开采过程和开采后环境变化及其效应。并简要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与功能,明确其科学与工程目标以及核心科学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多个关键技术的突破。
专家坐席讨论
钱培元、李超伦、吴能友等领域知名专家作主题报告,并通过坐席讨论和自由发言,围绕“深海冷泉环境特征及生态效应”“深海冷泉化能生态系统与生命演化”“深海冷泉战略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三大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当前冷泉生态系统在生态、地质、能源、地化等方面的最新科研进展,展望冷泉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谋划下一步深海科研探索方向,与会专家各抒己见,针对生态系统的科研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收到良好的效果。
深海冷泉是美国科学家于1983年首次在墨西哥湾发现并确定,指海底沉积界面之下以水、碳氢化合物、硫化氢等为主要成分的流体从深海底溢出的现象,冷泉泛指这些现象和伴随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及其所形成的产物。
冷泉生态系统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陆地、近海和大洋上表层生态系统,以太阳作为能量来源,冷泉生态系统以碳氢化合物和硫化氢作为能量来源。由于深海冷泉具有高压、黑暗、低温、化能合成的基本特征,存在以化能自养微生物为初级生产者的食物链,衍生出群落结构独特的冷泉生态系统,造就了“深海沙漠的绿洲”,拓展了深海极端环境下生命的潜在界线。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深海冷泉独特的生态系统结构,化能合成生态系统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探索生命起源和极端环境下的生物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据有关资料报道,全球海洋报道的冷泉900多处,我国目前共发现8处,其中南海7处,主要分布在海洋陆架边缘区。南海这些冷泉蕴藏着以甲烷为重要组成成分的天然气资源,是全球重要的甲烷储库和碳储库,也是了解深海极端环境下生态系统功能与生命演化特征的重要载体。
目前,全球对深海冷泉研究仍然十分缺乏,知之甚少。针对当前研究现状,此次沙龙活动主要聚焦深海冷泉环境特征、化能生态系统与生命演化规律,以及战略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寻冷泉化能生态系统与生命演化的基础科学问题与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结合正在申报建造中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深入谋划深海冷泉生态系统研究的战略部署,持续补足科研短板,开拓创新科研领域,催生海洋新质生产力,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通讯员/王沐众 徐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