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学子三下乡∣治理撂荒地,复种“希望田”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4-07-28

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的力量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又发现了新虫子!”一群身穿墨绿色上衣的年青人,在农田的作物间来回穿梭,时不时传来这样的声音。烈日当空,有人在捉虫子?原来这是一群来自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农工商职院)热带农林学院的学生,在为制作《广宁县洲仔镇农作物常见病虫害彩色图谱手册》而进行农作物的病虫害调研。据了解,这已是农工商职院连续第三年选派农学类专业学生到洲仔镇开展三下乡活动。

 

“我们从指导老师刘文博士那里了解到,洲仔镇农民一直苦于农作物病虫害严重但又缺乏病虫害防控知识,由此造成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这次下乡,我们决定为洲仔镇制作一份病虫害彩色图谱防控手册,当地农民可以依据手册进行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突击队队长袁志杰这样表示。   

 

要完成这样的图谱手册,并不简单,需要大量的人力开展调研、分类和统计。突击队师生15人连续多天深入洲仔镇多个村庄的农田,针对当地的农作物主栽品种,调研了水稻、玉米、茄子、芋头、豆角、丝瓜、南瓜、苦瓜、生姜等十几种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被队员们称为“大师兄”的2022级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的陈洪彬因为专业知识扎实,担任这项工作的负责人,陈洪彬介绍说,“我们除了调查农作物的虫害,对于被真菌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的病害也要进行辨认和记录。每种农作物的虫害或病害都要清晰拍照。除了使用相机拍照,我们还购买了拍照显微镜来拍摄体积微小的害虫或不易辨认的病害。每种害虫的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图片都要收集,以帮助农民准确地辨识害虫,进行防治。”


病虫害调研.jpg调研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

 

每天调研结束回到营地后,突击队继续“加班”上网查找文献、查阅资料和咨询专业教师,确认每种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最后配上拍摄的图片,制作每种农作物的病虫害彩色图谱并集结成册。

 

因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洲仔镇不少耕地被撂荒。2021年起,洲仔镇大力推进撂荒地治理工作。农工商职院热带农林学院的专业教师刘文博士作为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被省科技厅委派到洲仔镇指导农业生产和撂荒地治理工作。依托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2022年开始,农工商职院热带农林学院每年组建由各农学类专业学生骨干组成的“苗”绘“篮”图突击队,在刘文博士等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到洲仔镇开展助农复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突击队已经先后开展了酸化土壤检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优良种苗繁育、水稻管护技术的农户培训、优质稻推广等工作。突击队也获得了2023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百个优秀品牌项目。

 

由于“苗”绘“篮”图突击队的良好口碑和影响力,2024年暑期三下乡活动筹备时,吸引了众多学生踊跃报名。热带农林学院最后挑选了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农产品质量与检测等专业的学生骨干15人组成突击队,在洲仔镇开展助农活动。针对撂荒地复耕的核心因素,突击队除了调研病虫害制作防控图谱外,还开展了土壤健康监测、村集体经济种苗繁育、农作物新品种推广、撂荒地复耕情况调研等工作。

 

洲仔镇的撂荒地在复耕之前,酸化严重。2022年至今,突击队师生连续3年对复耕荒地的土壤进行动态检测。这次下乡活动,突击队采集了15份土壤样本,利用科技特派员团队在镇上的实验室检测样本的形态特征、酸碱值和电导率等情况,得到的检测数据为洲仔镇的土壤健康监测、土壤持续改良和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陈洪彬表示,“土壤检测的步骤多,操作要求非常严格,光是采集土壤就有很多细节的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规范操作,否则测出来的数据就不够准确。”


检测土壤.jpg对复耕的荒地土壤样本进行检测

 

此外,突击队还在洲仔镇推广现代育苗技术和优良农作物品种。突击队采用旱地育苗法为务水村集体经济的晚稻种植进行育苗。相比传统育苗法,旱地育苗法有节省空间、减少劳动力投入、成活率高、出苗整齐和种苗生长周期短等优点。育苗使用适合山区种植的“增香优宁香丝苗”新品种。务水村的村支书曾林强表示,“农工商学校的师生每次来,都给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去年学生们帮村里育水稻苗,推荐使用了“南晶香占”品种,秧苗长得壮,也很好管理。今年带来的“增香优宁香丝苗”新品种,我们也是充满期待。”

 

育苗.jpg为务水村集体经济的晚稻育苗

 

除了参加复耕工作的劳动实践,突击队也设计了“撂荒地复耕情况”的调查问卷,了解农户家庭的耕地撂荒面积,撂荒的原因、复耕的情况以及对土地流转和复耕政策的看法。突击队走访了洲仔镇的洞心村、江仔墩、陈坑脚等村庄和古水镇的农民,共完成了200多份调查问卷,相关的调研报告将为当地政府推进撂荒地复耕工作提供有用的数据和建议。

 

入村调研.jpg入户调研撂荒地的复耕情况

 

活动期间,适逢仓丰村的茄子大丰收,突击队积极响应镇团委的号召,联合其他突击队一起参加了仓丰村的茄子等级分拣志愿服务工作。队员们工作之余还采访村委会人员,了解了仓丰村“一村一品”的种植情况和农业生产存在的困难,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制定生产计划收集信息。

 

突击队还利用洲仔镇田野上丰富的昆虫资源,捕捉了五十余种昆虫,制作成标本赠送给洲仔镇中心小学,并在赠送仪式上给小学生们进行了昆虫知识的科普教学,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赠送标本.jpg制作昆虫标本赠送给洲仔镇中心小学

 

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是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些学生在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农学知识优势,助力当地撂荒地的复耕复种,为振兴当地农业生产贡献青春力量。学生们也在实践中增强了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了以后从事“三农事业”的决心。


大合照.jpg

 

本文图片由农工商职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