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第十四届生命科技文化节正式开幕。
本届生命科技文化节以“热爱生活、聚焦生存、绽放生命”为主题,由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与生科院联合主办。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郭荣波,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勇,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宏彪,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杨超文,学校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林志军,学校团委书记林仲彦,生科院领导班子和科研创新大学生团队指导老师、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本次开幕式。
岭南师范学院生科院党委书记李发武致开幕辞。他说,生科院作为生命科学特色专业的学院,以学科优势、人才资源助力湛江市高质量发展,是他们的使命担当。长期以来,生科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将第二课堂活动着力建设具有师生共同研学、潜心学术研究、提升专业技能的独特氛围。近年来,生科院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教学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硕果累累,师生屡获国家级、省级科研奖项,本科生升学深造率位于全校前列。生命科技文化节已成为生科院的品牌活动,成为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术创新、技能训练、素质拓展文化盛会。2022年4月,生科院牵头成立了红树林研究院,这将作为广东省红树林研究高地,为实现有组织、有团队、有计划、有规模、有实力地助力湛江“红树林之城”建设打实基础。他表示,在湛江市科协、自然资源局,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有信心、有能力圆满办好本次文化节。
“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也多次与生科院共同举办生命科技文化节,我们一起见证了每一届文化节上生命科学独特的科技创新,生科学子丰厚的科研积淀,浓厚的专业凝聚。”湛江市科协主席郭荣波指出,岭师生科院在红树林保护、红树林资源利用、红树林生态监测方面的研究与成果早已走在前列,为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科技支撑,20多年来,生科院的红嘴鸥志愿服务队、爱鸟科普、青稞创客等公益性科普活动让10万余湛江市民受益,师生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湛江市市公众科学素质,这为湛江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郭荣波鼓励同学们珍惜现有的机会,积极参与到科技文化节各类活动中去,大胆创新以实现知行合一,培养深厚的文化内核,传承岭师的师者文化。
本届生命科技文化节的团队指导老师由学院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老师担任,领导嘉宾为七个大学生科创团队(协会)授旗,分别是大学生红树林研学团、青稞生物创客教育协会、保护高山榕志愿服务队、红嘴鸥生态习性研究与志愿服务队、大学生科学创新学术团、羽扬协会、绿色环保协会。
给指导老师颁发聘书
市科协主席郭荣波给大学生红树林研学团授旗
在倒计时中,灯柱亮起,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第十四届生命科技文化节正式拉开序幕。
随后领导嘉宾前往生科院生物博物馆举行湛江市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宏彪现场宣读《关于命名岭南师范学院生物博物馆为“湛江市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领导嘉宾们为基地揭牌。
陈蓉老师给遂溪县中小学科教老师做培训
博物馆开放参观
据了解,生科院生物博物馆,从2014年开始免费对外开放,已接待中小学团体及个人5万余人次。2022年12月,市科协、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评审,授予岭南师范学院生物博物馆为“湛江市科普教育基地”。
十八年来,生科院坚持举办生命科技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第十四届生命科技文化节以“热爱生活、聚焦生存、绽放生命”为主题,充分发挥出生科院各专业优势,师生共同参与,开设了红树林大学生研学活动、科普视频制作大赛、生物博物馆科普开放日、生态文明建设及环保科普宣讲宣教、校园景观设计大赛、学生科学创新系列学术讲堂共六大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热情,激发孕育在他们身上的创造活力,不断繁荣学院文化,推动生科院高质量发展。
来源:湛江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