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创新,快乐成长
10月17日,第37届番禺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表彰会议在广东番禺中学附属学校举行。
据介绍,由番禺区科学技术协会、番禺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由广东番禺中学附属学校承办的第37届番禺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题为“体验创新、快乐成长”。本届大赛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番禺区师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科学探索及爱国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涌现了一大批与疫情防控、民族复兴等相关的作品,各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校积极参与,上送了大量质量高、创意新的作品,充分表现出该区师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本次大赛共收到科技辅导员项目363项和学生作品2496项,其中学生发明创造作品1193件,学生科学研究论文402篇,学生科幻绘画606幅,学生优秀科技实践活动295项。经过番禺区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组和中心组老师的严格筛选,最终共有1209项作品入围本届大赛参加终评(其中发明作品367件,科学研究论文182篇,科幻绘画310幅,科技实践活动150个,科技辅导员项目200项)。经专家评定,共评出一等奖185项,二等奖327项,三等奖663项,师生获奖共1175项。番禺区市桥桥兴中学等10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称号,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刘婷等10名教师获得“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称号。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番禺区科普教育的品牌项目,每一届都能收到大量的作品充分体现师生的创新能力和敏锐的触角,本届赛事产生了一大批与疫情防控、碳中和、碳达峰相关的作品,如市桥南阳里小学陈飞扬同学的《全智能病毒预警转换器》,番禺区执信小学江霖晞同学的《智能高速路灯系统》等作品都能彰显该区的师生从生活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届科技创新作品呈现出师生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创意新颖、科技含量高、作品数量多等特点,受到评委们的高度评价。终评结束后,市桥南阳里小学陈飞扬同学的《全智能病毒预警转换器》等作品代表番禺区参加第37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会上,赛事评审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黄秀军老师进行了专家点评,红郡小学柯志娟作为教师代表畅谈了科技教学感受。本次活动主办方还为获奖的学生和学校进行了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