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奖金2亿元!六大赛道企业角逐羊城“双创”大赛桂冠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1-10-24

第五届广州创投周收官之战点燃“双创”热潮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10月23日,随着16位广州“双创”领域的“标杆”企业家整齐、嘹亮的口号响彻会场,第五届广州创投周收官之战“冠军巅峰对决”——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第六届羊城“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成长组行业总决赛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正式开赛,巅峰对决,谁与争锋。大赛总奖金2亿元,企业最高可得200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六大行业前八强共48家企业轮番上阵,激烈角逐,争夺桂冠荣耀。


启动仪式.jpg

 

六大赛道“群雄争霸”,点燃广州双创激情

 

本届大赛是广州第七次设置独立赛区,同时以大赛为契机连续举办第5届广州创投周,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下,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由各区科技主管部门、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承办,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特别支持。本届大赛继续实施“以投代评”“以赛代评”“差额补贴”等联动创新机制,共吸引了2667家广州市科技企业参加。经过初赛网上评审,筛选出996家企业晋级复赛,最终611家参赛企业崭露头角,成功晋级广州赛区半决赛。经过创投周期间11天的比拼,层层选拔,48家顶尖科技企业脱颖而出,成功闯进大赛成长组总决赛。

 

本次大赛六大行业成长组总决赛,采用8+2现场答辩模式。参赛企业进行8分钟自我陈述和2分钟答辩。评委从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团队、财务分析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评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成长组总决赛相继进行,上演精彩对决。

 

首先上演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赛道决赛,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显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汇通国信科技有限公司、微龛(广州)半导体有限公司、科东(广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同场竞技。光芯片、MCU芯片、通用无代码开发平台、5G O-RAN技术、高速高清三维机器视觉系统、下一代智能网络设备……多项技术国内、国际领先,甚至填补国内空白,为解决“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展现了全球前沿科技发展态势及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成就。最终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夺得该赛道第一名。

 

紧接着是生物医药行业决赛,广州喜鹊医药有限公司、广州嘉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超视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慧柏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麓鹏制药有限公司、广州凌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广东佳悦美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恩康药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轮番上阵。该赛道今年竞争激烈,有三家企业已拿到全国总决赛的入场券。最后,广州麓鹏制药有限公司摘得该赛道桂冠。

 

下午的赛事,由新材料领域企业拉开序幕。广州市嵩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昆仑盛世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广州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金磁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恒佳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隽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敬信高聚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诺可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评委们展示了新型、环保的功能化高分子材料,有机硅、精细材料,高性能纳米晶磁芯,合成酯类高新材料等产品,一家家企业,一个个产品,显示了新材料、新势力、新动能。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派勒智能装备产业(广州)有限公司、氢电中科(广州)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广州领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慧建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六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度美科技有限公司、摩氢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各显风采。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模块及分立器件的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及销售的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赛道脱颖而出。

 

节能环保赛道,广州普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熠森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楹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裕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适然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立德环保设备制造(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现场PK。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广州谱临晟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捷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瑞通增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科慧健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紫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斯丹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充分彰显了“国之重器、民族脊梁”的瞩目成就。

 

“黑科技”百花齐放,彰显广州‘双创’活力!“十四五”时期,广州在准确研判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潮流和趋势的基础上,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主攻方向,加快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助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大赛现场02.jpg

 

延续“以投代评”“以赛代评”创新机制,为企业减负

 

今年大赛除了延续“以赛代评”“以投代评”创新机制之外,还引入科技金融工作站、 科技金融特派员、高水平研究院、广州龙头企业及上市企业等对象深度参与大赛服务。同时拟举办首届龙头企业领域专业赛、第二届科技服务机构专业赛等专业赛,为企业搭建国家级、国际化、多元性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

 

从2021年6月中旬开始,在广州市科技局的主导下,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组委会在全市11个区组织了超30场线上+线下大赛宣讲会,为参赛企业答疑解惑及提升参赛能力。宣讲会中还加入广州科技金融特派员(工作站)训练营、商业计划书、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等培训宣讲。

 

同时,为加大广州双创大赛宣传工作,着力使得双创资讯精准触达到企,广州赛区组委会共电话联系超过3万家企业进行一对一沟通,在鼓励企业参加双创大赛的同时对接企业需求;通过广州市科技局、大湾区中心2个短信平台共50次发送超30万条大赛通知短信;通过组成“扫楼突击队小组”,对广州市超50家园区进行上门“扫楼”,点对点覆盖超过2000家企业;与超300家孵化载体、超50家机构建立微信群,共同发动企业参赛;建立专门答疑群超10个,成立专门的大赛答疑小组,用心用情全天候、极速回应参赛企业的相关参赛问题,跟踪每日报名企业数量并落实企业服务工作更新迭代。

 

“广州双创大赛和创投周,它们为企业提供了亮相和成长的平台,同时也打造了‘创、投、贷、融’的整体模式,串联了市场化的各个要素,而我们作为投资机构,也会挖掘有潜力的企业进行线下洽谈,旨在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促使广州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大赛评委陈粤说道。


现场洽谈.jpg

 

精准全面对接,解企业之所难所需

 

“中国创造,走向世界”,“使命催发,奋楫扬帆;攻坚克难,逐梦未来”……走进赛场,一个个展示企业愿景、价值观、产品、简介的展板映入眼帘,整齐划一。让在场的专家评委、投资机构、银行、服务机构、上下游企业代表等所有观摩比赛的来宾,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所有参赛企业,并进行自由交流、对接。

 

“比赛开始之前,我们把这48家企业的资料,包括核心价值、企业需求等,已经全部进行收集、梳理。让更多相关的政府部门、投资机构、银行、服务机构,去关注到大赛的企业,做相应的精准、全面的对接。”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介绍到,每一家企业比赛完,会立刻移步到对接洽谈区,与广州市科技局、大赛组委会、中国银行、投资机构等各方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汇聚交融,打造“政产学研金用服”无缝对接,精准服务。

 

“以前我们的对接是‘一对一’的,企业比赛完之后,需要贷款,我们帮你对接银行;需要投资,我们帮你去对接投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今年创投周创新采用‘多对一’科技金融精准面对面对接,打出‘组合拳’,全方位覆盖企业贷款、融资、政策、产业、技术研发攻关以及品牌宣传等六大需求,精准对接,专人跟进。”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兼董事长秦海鸥介绍道。

 

这一创新举措,可以说是创投周“科技金融精准面对面”系列活动的延续和‘再升级’,将科技金融服务做到了‘极致’。

 

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导下,第五届创投周期间,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大赛为契机,走进天河、黄埔、南沙、番禺,共开展了6场“科技金融精准面对面”活动,邀请市区科技局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南沙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钟伟彬,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范莉,以及上市公司、高水平研究院、知名投资机构、银行代表等共同参与,精准服务企业超过120550家。

 

除了进入冠军巅峰对决的48家企业之外,在广州市政府的推动和广州市科技局的主导下,大赛组委会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办实事”理念,对所有参赛企业都建立了微信小群,打造科技企业行业社群,一对一跟进企业需求,进一步推进科技服务工作走深走实。

 

本届创投周从10月13日持续到23日,为期11天,是历届创投周中历时最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届。“创业是风雨兼程、不眠不休的,我们支持‘双创’,为‘双创’服务,也是这样一个状态。”秦海鸥有感而发。

 

大赛虽已告一段落落下帷幕,但科技金融服务永远不会停止步。“在广州市科技局的主导下,我们后续会对这些企业最终的需求解决情况进行盘点、跟进、反馈,并出具相关报告。比如对于贷款、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企业,我们会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再进行赋能、服务和提升,持续对接,持续跟进,打造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护航科创‘种子’萌芽成长,让科技金融服务价值最大化。秦海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