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复课如何提高免疫力? 看专家怎么说
来源:健康养生周刊2020-05-14

目前广州市小学生们已陆续复课,家长们在为“神兽”终于回笼感到高兴的同时,又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忧虑,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成为了家长最关心问题。


“人体的营养状况是免疫系统发挥对外界病原抵抗力的基础,而学龄儿童往往容易存在较多营养问题。”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李林艳提示,可以从膳食营养上合理搭配,从而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孩子长得好,蛋白质少不了


6~12岁的学龄儿童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每年体重增加2~3Kg,身高可增加5~8cm,除生殖系统外的其他器官和系统,包括脑的形态发育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而且独立活动能力逐渐加强,可以接受大部分的成人饮食。但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咀嚼和消化能力不及成人,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结构的主要物质。机体内的蛋白质在不断分解的同时,也需要不断补充合成。儿童青少年需要相对更多的蛋白质,使摄入蛋白质(氮)>排出蛋白质(氮),以达到正氮平衡,才能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李林艳解释说。


小学生复课以后,体力及脑力活动量突然增大,学习任务繁重,必须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尤其需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量,才能有效提高身体免疫力。

 

注意饮食结构,补充8种“必需氨基酸”


虽然蛋白质很重要,但不管是吃植物性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蛋白质需经消化后的氨基酸才能吸收进入人体并被人体利用。


“在合成人体的20余种氨基酸中,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吃进来的。这些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李林艳解释说“动物性食物如鸡、鸭、鹅等家禽,猪、牛、羊等家畜,还有鱼类、蛋类、奶类,以及植物性食物里的大豆类,都是富含这8种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类食物。”

 

想要孩子提高免疫力,应避免那些误区呢?


5月20日为第31个“中国学生营养日”,目的在于普及学生营养知识,为学生提供合理饮食结构,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然而在日常的孩子结构上,许多家长基于传统观念或营养知识的欠缺,仍存在许多误区。李林艳提示,应避免以下饮食误区,并培养孩子更科学的饮食习惯。


1.早餐只喝白粥


有部分家长经常会给孩子准备粥作为早餐,因为它好消化吸收,而早晨时间仓促,部分家长准备的粥通常是白粥,不含肉类等优质蛋白。实际上,儿童因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受内分泌的驱动,需要补充充足的蛋白质食物。建议小学生早餐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应该达到一天的1/3量,除了吃淀粉类(粥、粉、面等)主食,还必须要有牛奶、鸡蛋或者肉片等优质蛋白食物以及少量蔬菜。早餐吃不好可能使小学生在上午因能量不够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数学运算、逻辑推理能力及运动耐力下降等情况。


2.果汁比水果更有营养


“浓缩的就是精华”,一些家长认为把水果打成果汁后,更容易饮用和吸收。实际上,水果打成果汁以后,其糖的浓度大大增加,也丢失了部分维生素和绝大部分的膳食纤维,营养价值大打折扣,绝对比不上鲜果,也不能代替水果。


3.含乳饮料等同于牛奶长期饮用


有些长辈认为含乳饮料和牛奶营养价值差不多,且口味更丰富,便给孩子长期喝。实际上,含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偏低,还可能含有更多的添加剂,营养价值也低于液体奶,绝对不能等同于奶类给学龄儿童长期食用。


李林艳还提示,12岁以下儿童禁止喝含酒精及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还未成熟,特别是内脏器官和生理功能还不完善,肝、肾对酒精和咖啡因等物质的代谢解毒能力不足,留存于体内的酒精和咖啡因会对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有一定的毒性,影响儿童身体健康成长。家长要鼓励学龄儿童多喝白开水,不喝含糖饮料,家长还要以身作则,帮助学龄儿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4.孩子喜欢吃的零食不必限制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生长发育期,本身就需要摄入各类营养,所以喜欢吃的零食不必过多限制。


其实,为防止儿童过于饥饿影响学习和运动,课间可适量吃一些零食。但是选择零食时,应该首要考虑其营养价值,而不仅仅按孩子的口味和喜好来选。许多作为零食的休闲食品都含有较多的盐和(或)脂肪,但由于口感、滋味俱佳,深得孩子喜爱,如果不加以引导和限制,孩子会不知不觉摄入过量的盐和(或)脂肪。建议家长可以从小对孩子做好健康饮食教育,指导孩子在购买零食时学会参考食品包装上营养标签信息,尽量选择低盐、低脂和低糖零食,以免增加日后肥胖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