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梦 闪亮人生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唐本忠
来源:广东科技报 作者:记者 冯海波2018-12-12
追“光”逐梦 闪亮人生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唐本忠
 
 
唐本忠(中)与团队成员在做实验。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华轩  许颖

■人物

      唐本忠 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第三批引进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2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高分子化学系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与药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日本NEOS公司中央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1994年7月至今历任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座教授。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为高分子化学、先进功能材料,曾担任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主持人。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特别是聚集诱导发光(AIE)研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和系统性的成果,是AIE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和世界上这一研究领域的引领者。2014年-2017年连续入选材料和化学双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07年获裘槎高级研究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获美国化学会高分子学术报告奖,2014年获第27届夸瑞兹密国际科学奖。因开创引领了聚集诱导发光(AIE)领域研究,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今年是华南理工大学组建66周年,为此,该校组织举办了组建66周年暨77、78级入学40周年校友交流大会。在回校参加分享交流的校友中,有一位学者十分引人注目——他就是唐本忠,一个从华园里走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的发现人,该研究被认为是“中国科学家开拓和引领的一个新研究领域”。40年来,他带着华园赋予他的踏实肯干和拼搏进取,一路攀登科学的高峰,在高分子化学领域取得熠熠生辉的研究成果。

恢复高考,结缘华工

      在唐本忠儿时的记忆中,由于只有父亲工作,加上家大口阔,能吃顿饱饭几乎是一种奢望。令他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困难时期,每到吃饭时间,母亲用野菜混合大米煮一锅粥,然后将6个碗一一摆在灶台上,用木瓢舀进碗里。由于水多米少,兄弟几个端起飘浮着一层菜叶的饭碗时,总是习惯性地看看锅里,想多捞点稠的填饱肚子。“虽然家里捉襟见肘,但父母非常重视教育,对我们6兄弟要求甚严,省吃俭用也要供我们读书。” 

      20世纪70年代中期,唐本忠高中毕业后,到熊口农村插队。虽然农村繁重的体力活让他这样刚出校门的下乡知青苦不堪言,但每次打堤挖河后,有坚定理想抱负的唐本忠总能心无旁骛地在知青们的满腹牢骚中埋头苦学。几年后,唐本忠被招工到武汉一冶成为一名工人。由于白天要上班,晚上怕影响室友休息,他就找来小板凳,披着破旧的大衣,借着厂区昏暗的路灯看书学习。而这,曾一度是当时一冶厂区一景,更成了不少一冶干部职工教育子女的典范。那段时间里,唐本忠常常省吃俭用,把每次2角钱的夜班补助费节省下来购买学习资料。 

      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恢复了,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年轻人的希望。570万名考生涌进考场,一批批学子由此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其中也包括了唐本忠。他肩负着自己的理想和家人的期望,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工系,从此也与母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谈到因何选择华工,如何选择就读的专业,唐本忠说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信息,报考学校与专业都比较盲目,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的意向本来是文学,可是被家里人决定除了文科什么都能报。”这就是冥冥之中与华工注定的缘分。四年的大学生活,改变了他,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华园逐梦,苦中有乐

      在广州读大学时,生活也是清苦的。据唐本忠回忆,当年物质生活艰苦,一盘青菜3分钱,很多人还吃不起。苦中有乐的大学生涯,让唐本忠一直津津乐道。为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大学四年里他很少回家。“暑假基本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那里的书多,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书不用自己花钱去买……”那段日子里,唐本忠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营养,觉得非常幸福。

       在他看来,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非常珍惜时间。那时比较难忘的业余娱乐生活便是去暨南大学看电影。“但看一场电影都是非常奢侈的事,偶尔去看看倍觉轻松享受。”当年不少同学为了在学校熄灯后仍“挑灯夜读”,这当中也少不了刻苦学习的唐本忠。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看书;跟同宿舍的同学分工合作,到图书馆占座位自习……当年的苦事、囧事,现在讲起来都是趣事,那是因为母校给予唐本忠的都是青春的、向上的记忆。

       追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已是功成名就的唐本忠总有着忆苦思甜的欣慰。在华工,他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友情与爱情,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年轻时的生活、学习历炼,让唐本忠对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更深的认识:养成良好品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坚定目标,最终才能做出学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四年打下的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为他人生后来的腾飞打下至关重要的基础。

另辟蹊径,取得突破

      1982年,唐本忠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学士学位,并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公费留学生,被教育部选送到日本京都大学攻读高分子专业博士学位。繁忙的学业、祖国的重托,让唐本忠不得不放弃与家人团聚的念头,一心苦读。在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远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唐本忠同时被聘为日本NEOS公司中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94年,唐本忠赴香港科技大学执教。2008年,他晋升为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并被国内外多所著名高等学府聘为客座教授。

       唐本忠的主要研究课题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功能主要应用在光电方面,近年来,他还把这种发光原理应用到生物检测方面。“要做生物检测,先决条件是水溶性,因为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发光有机物本身放在水中不会发光,但只要在水溶液中碰上生物分子 (如蛋白质、脂肪、糖分等) 就会立刻发光,因此是一种很敏感的‘点亮性’传感器。这其实就是生物探针,可以应用于医学和研究方面。”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解决发光材料研究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发光分子在聚集状态下的猝灭(ACQ):分子在聚集状态下,发光强度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促使人们不断寻找阻止其聚集的方法。而唐本忠及其团队在偶然之间发现了一类有机分子只在聚集状态下才发光。“这些分子呈非平面螺旋桨或风车形状,当堆积在一起时,其分子内运动受阻,因此不能以分子运动形式耗散能量,只能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唐本忠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现象,并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聚集诱导发光(AIE)。

       顺着这个思路,唐本忠团队开始寻找与发光猝灭截然相反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并开发了诸如四苯乙烯的AIE体系,实现了AIE材料在光电、传感和生物等领域的应用,使AIE成为由我国科学家开创并引领的热点研究领域。基于在“聚集诱导发光”领域的研究成果,2014—2017年,唐本忠连续入选汤森路透材料和化学双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同时,荣列汤森路透“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榜。他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相关链接

谈成功:要努力,更要打好基础

      谈到对成功最深刻的感悟,唐本忠说,“是努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像我们这些从乡下出来的孩子,能够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肯努力。”他认为,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有潜质的人有很多,但最终能不能成功,根本因素还是在于自己是否努力,并在机遇来临时,能否牢牢抓住它。

      唐本忠说,重视基础知识,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没有宽广的基础,事业很难走远。只有基础牢固,才能后劲十足。现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作为青年一代,就更应集中精力把学习搞好,打牢基础。在做到主动学习的同时,还要大力倡导多问,不断地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也是做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从小锻炼自己不断用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验之谈

创新研究三部曲

      “发现新现象、发掘新问题;提出新概念、建立新模型;开发新应用、开拓新领域”,这就是唐本忠提出的创新研究三部曲。他认为,概念创新至关重要。中国每年发表大量论文,然而庞大的数字并不等于强大的影响,应该力求质量而不能仅满足于数量。在诸多决定研究质量的因素中,概念创新(conceptual novelty)占据决定性的地位。“历史证明,新的概念可以引领新的发展潮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革命性的观念可以改变人类的思维模式甚至生活方式。”